第十一期 融入公司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7-02-19 10:23:29


【本期导航】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产业

            像老板一样思考

            培养老板心态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时刻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以公司利益为先,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我们经常听到公司员工有这样的说法:

    我这么辛苦,但收入却和我的付出不成比例,我努力工作还有必要吗?

    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公司推行各式各样管理我们的政策,这表明公司根本就不信任我们……

    公司与员工经常会有冲突,员工常常感到公司没有给予自己公正的待遇,其实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和公司所处的角度不同。公司的老板希望你比现在更努力地工作,更加为公司着想,甚至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奉献。而你站在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但公司只给了你不相称的待遇。

    你可能抱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但是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理念是希望员工学习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个角度,你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现在,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还会抱怨吗?还会产生刚才的想法吗?

    或许你还是会问,换个角度站在公司的角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个母亲如何醒悟到自己应该站在儿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你所产生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盛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琳琅满目。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紧拽着她的大衣衣角,呜呜地笑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哭个没完,圣挺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

    “我……我的鞋带开……”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

    真是可怕的情景!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即起身把儿子抱了起来

   从此这位母亲牢记,再也不要把自己认为的“快乐”强加给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母亲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是却必须学会从别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例如,公司之所以不得不推行各式各样的政策,纯粹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站在公司的角度,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业务拓展。经常有员工抱怨公司推行的政策不合理,机制缺乏弹性。然而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员工都只能做到“提出问题”,而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老板的立场就是公司的立场,一个从公司的角度看问题的员工,会自觉调整自己与老板的对立情绪,同情和支持自己的老板,时刻与老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产业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应邀对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曾提出这样一个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你的事业生涯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

    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产业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使他全身心地融入公司,处处为公司着想。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产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使你在掌握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对成果负起责任。

    李航高中毕业后随哥哥到南方打工。

    李航和哥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李航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当他    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起,李航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哥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在露天仓库里,李航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李航已经成了一个水人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给李航加薪。李航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再说,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李航的哥哥跑来说: “给我弄个好差事干干。”李航深知哥哥的个性,就说:“你不行。”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李航说:“不行,因为你不会把活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哥哥说:“你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哥哥说李航没良心,不料李航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李航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他哥哥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

公司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事业。一名责任心强的员工要有—种把自己当作公司主人的心态,而不是把自己当成老板的仆人。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会就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公司的事是每个人的事,一名责任心强的员工应当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时刻心系公司,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像老板一样思考

    —个人拿着公司的薪水,就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应当学会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

    像老板一样思考是对员工能力的一个较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行动,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它不仅是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准则,而且也是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关键。

    在IBM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意识——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同事的工作和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级管理人员,与上司保持有效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并能保持度的工作热情。

    “像老板一样思考”这种工作态度,源于老托马斯.沃森的一次销售会议。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阴雨连绵的下午,老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托马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显得烦躁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老沃森缄默了 10秒,待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十分安静的情形有点不对劲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思考),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工作赚得薪水的,我们必须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场的人开动脑筋,每人提出一个建议。实在没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否则不得离开会场。

    结果,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问题被提了出来,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此,“思考”便成了 IBM公司员工的座右铭。

    每一位老板都像老沃森那样,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像自己一样,随时随地都站在公司法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然而由于角色、地位和对公司所有权的不同,员工的心态很难与管理者完全一致,在许多员工的思想中,“公司的发展是由员工决定的”之类的话只不过是—句空话,这是他们拒绝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主要理由。

    当然,企业的管理者们希望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时,并不是发出了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老板的信号,而是向员工提出了更的要求。要知道,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成为老板或是拥有自己的公司,我们既是在为自己的历史工作,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疑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更加重视对顾客的服务;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得更加广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等。

    在工作中,如何“像老板一样思考”呢?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准则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请思考如下问题:

    如果我是老板,会怎样对待态度恶劣、无理取闹的客户?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先优化一下,再做是否投资的决定?

    如杲我是老板,面对公司中无谓的浪费,是不是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

    如果我是老板,是不是应当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公司要求,代表公司的利益,以免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影响?

    ……

    我们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出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应该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你很快就会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培养老板心态

    优秀的员工要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因为这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高度有很大的影响。一位老板曾说过,看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是看他处在什么环境、干什么工作,而是要看他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环境,对待工作。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你就会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工作,确定这份工作所处的位置,从而把工作完成得更圆满、更出色。

    很多员工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自己是一位员工,因而只做与自己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那些工作。这样一种心态定位,使他们只盯着自己分内的那些工作,而不想额外多干—点,甚至经常以老板苛刻为理由,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不努力去做,敷衍塞责,偷懒混日,被动地应付上司分派下来的工作。结果几年过后,除了拿那点薪水外,毫无所获,甚至因态度不积极,自己的那份工作和薪水也保不住。这是典型的懒人心态,如果你也抱着这样的心态打工,你就永远只能是打工者,甚至连工也没得打,只好忍饥挨饿,在抱怨中过着贫穷的生活。

    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拒绝上司安排给你的工作。你会认为这是表现自己工作能力、锻炼自己技能和毅力的一次机会。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因工作做得出色而使薪水得到提升,即便没有,你综观全局的领导能力也会得到培养、锻炼和提升,从而为你将来自己创业准备条件。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 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 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类似工作的人大致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打印出来:“记住,你惟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说:“你的格言使我有了一个想法,这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仓·希尔的办公桌上。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它。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的秘书。

    不仅如此,这位年轻小姐高效的办事效率还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有很多人为她提供更好的职务请她担任。她的薪水也多次得到提高,现在已是她当初作为普通速记员薪水的4倍。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尔极有价值,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失去她这个帮手。

    请记住,一定要以老板的心态工作,既是为了得到那份薪水,也是为自己独立创业准备条件。作为一名渴望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年轻人,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这样,不仅能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干好,而且对自己的综合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