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期 向智慧要业绩

发布日期:2017-03-27 10:40:40


   【本期导航】创意为王:问题迎刃而解

          方法成就高效

        用简单的方式获得丰美的硕果

        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

        问题也能变机会,成功一定有方法


    一、创意为王:问题迎刃而解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机会与挑战的社会。受大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环境也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和竞争之中。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个公司必须时刻以增长为目标才能生存。但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己的弱项和局限性,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把企业带上一座座高峰。所有成功的企业老板都喜欢其他的人能多给自己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老板们都喜欢有创意员工的原因所在。

人们每天都在解决问题,但每天也都面临新的问题,也时常被问题所困扰,如果大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利用一些创意,问题解决起来可以更容易些。

一家百货商场,虽地处闹市市中心,但总是门外车马喧嚷,而店内冷冷清清,许多人都是从店门前的大街上匆匆而过,很少进店驻足。没有顾客,商场的生意就一直很清淡。经理对此一筹莫展。一次,经理的朋友偶然路过商场,听经理叹息着说了商场的惨淡经营后,朋友沉思良久,笑着对经理说:“要让过往行人都能到你店里来看看并不难,有一面镜子就行了。”

经理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朋友的吩咐,在临街的墙上装上了一面仅几个平方米的镜子。镜子的上方,用红纸贴了一行大字:朋友,请注意您的仪容!镜子的下方贴了一行小字:店内备有免费用的木梳。

许多人当又从商场门前经过时,会不由自主地走到镜子前照一照,然后就踅进了商场梳理头发,如果需要打鞋油,鞋刷备有十几把,可以免费使用,但各种鞋油店内却在柜台上销售。

商场内的人一下子拥挤起来,有买鞋油就地擦鞋的,有买发胶就地梳理头发的,有买口红对着店里的镜子涂抹的,当然,店内的护肤品、日用小百货等也销量激增,商场的生意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

一面镜子,就把匆匆而过的路人“照成”了店内购物的顾客,就这么简单。其实,许多时候,揽客的方法就是这样:让人知道自己缺什么,然后,让他主动成为你公司的顾客。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得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而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不断变化,因此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变化而带来新问题。针对我们发现的新问题,如果我们还以旧的思维去思索问题,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新问题需要新思路和新的解决办法,需要创意来产生主意,并敢于将这些想法付诸于行动,变为创新的结果。

高露洁公司也是一个利用创意取胜的很好例子,创意在引导高露洁公司走上辉煌之路有着不可抹杀的作用。

高露洁公司在创业的头几年,尽管其产品的质量不错,但销售额总上不去,因此业绩平平。公司的决策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绞尽脑汁,但一直苦于想不出有效的办法。后来老板横下决心,公开征求良策。他在媒体上登出广告:“谁能想出使高露洁牙膏销售量激增的创意,即赠送10万美元奖金。”

10万美元的奖金是充满诱惑力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应征者数以万计。这些应征“创意”中有不少是很有见地的,但高露洁公司决策者仅选中一个。他的创意只有两行字:很简单,只要把高露洁牙膏的管口放大50%,那么消费者每天在匆忙中所挤出的牙膏,自然会多出一半,牙膏的销路因而会激增。高露洁公司按照该创意办了以后,果然销量急速上升。直至今天,高露洁牙膏的管口仍保持这一“创意”。

有着无限创造力的人,充分享受工作的快乐,把创意融入工作的各个层面,是老板特别喜欢的那种榜样员工。

“点滴液”是给衰弱病人补充营养的药液,以前点滴液都是封在大大的玻璃瓶中,就像一支大号的安培瓶。  一旦病人需要输液,就由医护人员在玻璃瓶壁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将一根橡皮管子插进去,进行输液。每次都要在玻璃瓶壁上划开一个口子,非常不容易,使用起来要花半天时间来对付这个玻璃瓶;但是“点滴液”是要输到病人的血里去的,卫生程度要求非常高,千万不能为图方便而让细菌混到里面去了。有没有一种办法,既保证了“点滴液”的卫生和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快捷地使用呢?

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的社长瞄准了这个“不便之处”大做文章,他想:如果能够在点滴瓶上动点脑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社长向全体员工发出命令:“必须造出便利的点滴瓶。”不久,有位年轻的职员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能否在玻璃瓶的瓶口上加一个橡皮塞,要输液的时候,只要把针头从橡皮塞中插进去,滴液就会从瓶中流出来。”公司对他的建议非常感兴趣,马上就把他的这项提议申报了专利,然后又制出成品,向外大量推广。这项小发明如今已被世界所有国家所采用,在任何医院都是用这种“可无菌使用的,且使用极其方便”的新式点滴瓶来“挂盐水”、“挂葡萄糖”,由于这项简单的专利适应面非常广,产品销量也就非常大,这家医药公司因此所获得的专利收入也非常可观。以细节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式,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有着无限创意的人才能提出革新性的问题,工作才能有所突破,业绩才会不断革新。

   二、方法成就高效

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跟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只增不减。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上司,经过多年的忍受,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麦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这给了麦克以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主管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主管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主管的位置。

我们什么时候感到自己逆潮流而动,收效甚微,什么时候就是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开启通向高效率之门的时候。

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然有一群能力卓越且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这些成功的员工,老板的辉煌业绩就无法继续下去。所以,老板看重勤奋,更看重业绩,势在必然。而取得好的业绩,努力工作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工作。

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三万个铆钉。一个星期后,他疲惫不堪地找到师傅,说不干了想回家。

师傅问他:“一秒钟车完一个可以吗?”小伙子点点头说:“这是不难做到的。 ”

师傅给他一块表,说:“那好,从现在开始。你就一秒钟车一个,别的都不用管,看看你能车多少吧。”小伙子照师傅说的慢慢干了起来,一天下来,他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居然没有累着。

师傅笑着对他说:“知道为什么吗?那是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觉得三万是个多么大的数字。如果这样分开去做,不就是七八个小时吗?” 小伙子恍然大悟。

方法成就高效,用对方法,才能做出佳绩。

一家公司招聘一名业务代表。进入决赛的甲、乙两名应聘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被通知前来面试。

甲在面试期间,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就在他自我感觉良好之际,负责面试的考官忽然递给他一把钥匙,并随手指了指室内的一扇小门,笑吟吟地说:"请你帮我到那间屋里拿只茶杯来。"

甲接过钥匙就去开那扇小门,钥匙很容易就插进了锁孔,可就是拧不动、打不开。甲非常耐心地鼓捣了好一阵子,才回过头来,很礼貌地问那位翻看材料的考官:"请问,是这把钥匙吗?"

"是的,"考官抬头看了看甲,又补充一句,"错不了,就是那把钥匙。"然后接着看他的材料。

甲打不开门,就转身走回考官的面前,很为难地说:"门打不开,我也不渴……"

考官打断他的话:"那好吧,你回去等通知吧,一个星期之内如果接不到通知,就不用等了。"

乙在回答问题时尽管不太流畅,可他很快就凭着那把钥匙在那间屋里取来一只茶杯。考官为他倒了一杯水,高兴地告诉他:"喝杯水,然后签个协议,你被录用了。"

原来,那间屋不止一扇门,除考官房间的那扇内门外,还有一扇与考官房门相邻的外门。乙打开了外边的那扇门,取出求职成功的那只茶杯来。

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花费很大的工夫,却始终不能取得理想业绩,这时我们不妨考虑其他捷径。

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你将会被提拔,会长远地委以重任。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一个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职位再高的员工,他工作的时候,也要考虑工作方法。一个优秀的员工就是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中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向更长远的目标前进,这样才会充满激情和活力,整个企业也就充满了力量。

作为员工,我们必须切实做到用头脑做事。除了用负责、务实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之外,还要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能主动地看到细节背后可能潜在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让自己比过去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好。

三、用简单的方式获得丰美的硕果

在美国企业界一直流传着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重新引进敞篷车的故事。     

克莱斯勒的总裁艾柯卡有一天在底特律郊区开车时,驶过一辆野马牌敞篷车。那正是“那正是克莱斯勒缺乏的,”艾柯卡心想,“一辆敞篷车。”

他回到办公室以后,马上打电话给工程部的主管。“一般来说,生产期要五年。”主管回答,“不过如果赶一点,三年内我们就会有第一辆敞篷车了。”

“你不懂我的意思,”艾柯卡说:“我今天就要!叫人带一辆新车到工厂去,把车顶拿掉,换一个敞篷盖上去。”

结果艾柯卡在当天下班前拿到了那辆改装的车子。一直到周末,他都开着那辆“敞篷车”上路,而且发现看到的人都很喜欢。第二个星期,一辆克莱斯勒的敞篷车就上设计图了。

让我联想起这个故事的,是佛罗里达州米顿市“阿姆斯壮探索”的总工程师艾伯。

艾伯已经好几次听我们在开会时,讨论要发展一种防冻盘管(freeze-resistantcoil)。但是说归说,至今还是只闻楼梯响。    

艾伯记得小时候有游泳池的人家,在天冷时会把一块木头放到池里去。当池水结冰,冰块就会将木头挤出,填满原来所占的空间。这个简单的方法可以防止游泳池龟裂。

“我们的盘管何不利用相同的原理?”艾伯想。

像艾柯卡一样,艾伯希望速战速决又不花太多钱。但是问题是,现在佛罗里达是大夏天,很难模拟结冰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艾伯原可向某昂贵的实验室求助,仿照一个冬天的景象。但是他知道这不是惟一的办法。“我只要家用冰箱的冻冻柜就可以了。”

于是艾伯到工厂取了两个相同的盘管,一个保持原样,另一个在里面放了一个橡皮擦,他希望这个橡皮擦能发挥和游泳池里的木头一样的效果。艾伯将两个盘管装满水,将两端焊接密封起来以后,放进冷冻柜去,就上床睡觉了。

隔天早上,艾伯发现没有橡皮擦的盘管裂开了,而另一个依然完好无损。他的设想成功了。

想一个简单的方法,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有解决方法,艾伯的故事传达了一个基本观念。不是每一个成功的高效人士都深知其理,马上行动,追求简单,事情越显得容易。反之,任何事情都会对你产生威胁,让你感到棘手、头痛、精力与热情也跟着低下。就像必须用双手推动一堵牢固的墙似的,费好大的劲儿才能完成某件事情。化繁为简,会使工作变得可行,信心跟着大增。因此,同样一件工作,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成为不一样的事情。

美国的一份著名报纸,曾经举办过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人,使人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

第二位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的命运。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见报后,很多热心的读者纷纷把自己的答案投给报社。回答大多集中在讨论哪一位科学家更重要上,有人说环保重要,有人说核重要,有人说粮食重要。为此,各方支持者争吵不休。

结果出来了,众多的回答者都与大奖无缘。最终,偏偏是一个小男孩答对了题,中了大奖。小男孩的答案再简单不过了—“丢下那个最胖的人”!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事情过于复杂化,简单的时候就是简单,太多的顾虑反而会让我们走弯路,事情的结果也会和我们的希望不一致。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简单有效的选择。在工作中,订立切实可行的计划,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那么你的工作就是有效率的。要避免为追求高目标,而不从实际出发,人为地陷入无止境的复杂之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些大学毕业生去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考官出了这样一道算术题:10减1等于几?

有的应试者神神秘秘地说:“你想让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

还有的人自作聪明地说:“10减1等于9,那是消费;10减1等于12,那是经营;10减1等于15,那是贸易;10减1等于20,那是金融;10减1等于100,那是贿赂。”

只有一位应试者回答等于9,但还有点犹犹豫豫。问他为什么,这个应试者说:“我怕照实说,会显得自已很愚蠢,智商低。”然后,他又小声补充了一句;“对获得一份好工作来说,诚实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用的武器。”

结果,这个老实人被录用了。

我听了朋友的故事,问他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

朋友说:我们公司宗旨就是“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看得过于复杂”。

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明化,办事又快又好,效率高;而有人却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迷惑于复杂纷繁的现象,使复杂的事情更为复杂,结果只能陷入其中走不出来,工作忙乱被动,办事效率极低。这两种类型的人,其工作效率之高低不同,原因在于会不会运用化繁为简的工作方法和艺术。

四、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

备受人们爱戴的哲学家、教育家冈索勒斯,在大学就读的时候,有一天,向校长提出来若干改进大学制度弊病的建议。但是最终,他的意见没有被校长接受。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己开办一所大学,他要自己来当校长,以消除这些弊端。

在当时,办学校至少需要100万美元。

这可是笔不小的数目,上哪找这么多的钱呢?等到毕业以后再挣?那太遥远了。

他将自己封闭起来,每天都待在寝室里苦思冥想如何能赚100万美元的各种方法,坚信自己可以筹到这笔钱。面对他的妄想,同学们都认为他有神经病,劝说他天上不会白白掉钱下来。

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这样下去是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决定不再思考,而是要付诸行动。于是,他采用一个在前些日子里想出的计划,决定给报社打电话,说他准备举行一个演讲会,题目是《如果我有100万美元》。

他给无数家报社打了电话,说明他的想法,但是没有一家报社理他,更有一些报社取笑他的“无知、天真”。最后,终于有一位报社的社长,被他的诚意和精神打动,告诉他后天有一次慈善晚会,在晚会上,允许他发言,但时间只能是15分钟。

那是场盛大的慈善晚会,吸引了许多商界人士。

面对台下诸多成功人士,他鼓起勇气,走上讲台,发自内心、充满激情地说出了自己的构想。

最后,待他演讲完毕,一名叫菲利普·亚默的商人站了起来:“小伙子,你讲得非常好。我决定投资100万美元,就照你说的办。”

就这样,年轻人用这笔钱办了一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起名为亚默理工学院——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前身,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不管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要忘记这一句话: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成功。让更多的人帮助你成功,这是一种高效的社会智慧。

有这样一个招聘故事:

某公司要招聘一个营业总监,报名的人很多,经过层层考试,最后只剩下三个人竞争。

为了测验谁最适合担任这个角色,公司出了一道怪题:请三个竞争者到果园里摘水果。

三个竞争者一个身手敏捷,一个个子高大,还有一个个子矮小,看来,前面两个最有可能成功,但正好相反,最后获胜的竟然是那个矮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来,这次考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竞争者要摘的水果都在很高的位置,很多都在树梢。个子高的人,尽管可以一伸手就能摘到一些果子,但是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到树上去,但是树梢的一部分,他就够不着了。而个子矮小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形,二话不说就往门口跑。守门的是个老头,也是果园的维护者。这位小个子的应聘者意识到这次招聘非同寻常,也许个个是考官,也许处处是考场,所以在刚进门时,他就很热情地和老头打了招呼。他很谦虚地请教老头平时他是怎样摘这些树梢上的水果的。老头回答说是用梯子。于是,他向老头提出借梯子,老头十分爽快地答应。有了梯子,摘起水果来自然不在话下,结果,他摘得比谁都多。因此,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总监的职位。

从他这个故事中,你是否看出了主考官在考什么?他考的是团队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赢得了别人的帮助以及协作的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问题难,是由于他只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去获取别人的帮助。有的人甚至由于过于突出自己,把本来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赶走了。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活在群体中的,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现状,善于和别人合作,把两者的长处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去迎接、挑战困难,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生存的绝境。

五、问题也能变机会,成功一定有方法

阿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当文员。没想到,工作不久,公司就因为投资失误,面临倒闭。公司开始不断裁员,人心越来越不稳定,有门路的纷纷找关系离开,没有人安心工作。甚至连老总的秘书,也离他而去。

这时候,只有阿云一如既往的任劳任怨地工作,在老总的秘书离开后,她又主动地帮助老总处理好各种善后工作。最后,公司倒闭了,她也不得不离开公司了。

老总是一位6D多岁的老先生,属于文人下海,没有经验,才导致了这次失败。老总心里很伤心,但是,对阿云的表现,十分感激,不仅在公司清盘之后,多给了她半年工资的报酬,还不断想法要帮助她安排一个好职位。不久,老总的一位学生从美国留学回来,准备在北京开一家大公司,要他推荐人才。他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阿云。

阿云从新公司成立之初,就很受器重,而她也更加努力工作,从办公室副主任做起,不到两年就成为了那家公司的主管人事和行政的副总裁。

一次,公司招聘营销总监,阿云是主考官,其中一位前来应聘的人,竟然是阿云原来公司的副总经理。自从公司倒闭离开后,这位副总经理就一直没找到好位置。当他发现最后决定他此次应聘命运的主考官,竟然是原来单位不起眼的文员时,大为震惊,不由得大声感慨说自己上到了人生的一场很重要的课,并总结说"遇到危机,对于愚蠢的人是灾难,但对于聪明的人却是机会!"

每一名员工都应学会在问题中寻找机会,真正做出卓越的成绩来,而不能消极地抱怨。坚信问题也能变成成功的机会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

电影问世后不久,有一天法国巴黎正放映一部叫做《拆墙》的电影短片,片中有一堵危墙被众人推倒的镜头。由于放映员普洛米奥的粗心大意,放映的是还没有“洗”的片子,即片子放映完后,应把它再倒转回来。这样一来在银幕上出现了情景相反的图像:一堵被推倒的墙,又从残墙断壁的废墟中慢慢重新竖了起来。

此事立即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和口哨声,普洛米奥羞红着脸马上关掉放映机……

这一失误引起了普洛米奥的思考:这种现象能不能成为拍电影的新技术呢?也许它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呢。

后来,在一部叫《迪安娜在米兰的沐浴》的电影中,他有意识地运用了这种他发明的倒摄方法,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跳水女郎的一双脚先从水里钻出来,然后整个身子倒转180度,最后轻飘飘柳絮般落在高高的跳板上。

这种奇异的倒摄方法,引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它成了电影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当所有人遇到同样的困难和问题时,只要你能先于他人攻克困难、化解难题,那么,普遍的困难和问题就成了你成长的独特良机。

对成功而言,机会无处不在。这不仅在于他们在寻常状态下,对机会有全方位的嗅觉,还在于他们善于挖掘潜藏于危机之中的机会。对于一个职场人而言,出现危机是可怕的。但是,如果把握得好,你会发现这可能是你脱颖而出的一个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