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期 向困难要业绩
【本期导航】在困难中创造业绩
学会为老板分忧解难
勇于向高难度任务挑战
坚忍不拔,终会成功
蔑视困难让你“锐不可阻”
超越自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一、在困难中创造业绩
沃特·韦嘉邓在7岁的时候经历了20世纪严重的脊髓灰质炎,他幸存了下来,但是他胸部以下瘫痪了,在后来25年的时间里他不得不借助一个超过650磅的人造肺生存。他每天使用这一人造肺18小时,晚上也睡在同样的房间里,这样的生活持续了25年。他是自己生活的囚徒。
虽然脊髓灰质炎在15世纪晚期索尔克和塞宾疫苗发明之后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随着人造肺的发明得到了解决,但是对于韦嘉邓来说,科学水平更高的人造肺才可以令他的生活更加自由。
人们经常说有需求,才会有发明,在这个故事里一点不假。在1975年,韦嘉邓设计了第一个便携式人造肺,很快就在全美使用了。在25年的时间里韦嘉邓一直是自己生活的囚徒,现在他获得了自由,他可以更加快乐地享受生活。事情总是相对的,不是吗?
他的便携式人造肺比以前的人造肺改进了很多,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大的压力。在1984年,经过曼彻斯特和波士顿地区的肺病专家建议,专门为肌肉发育不良的人设计了几种人造肺,这可以增加上身的机能以及呼吸肌肉的机能。在发明了适用于小孩和年轻人的类型之后,27个地区和7个国家开始使用韦嘉邓发明的便携式人造肺。
韦嘉邓是一个满怀热情面对生活的人,是超越巅峰的人。在他解决自己生活中问题的同时,他也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他面对人生的厄运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得人生的厄运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当他发明了便携式人造肺之后,他的行动自由增加了,但是不仅仅是行动自由的问题,由于他的发明帮助了很多人,这给他带来的欢乐和幸福是另一种无法言说的自由。他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是充实的。
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拦路虎;但对于勇敢的人,困难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里克现在是一家报业公司的总经理,他刚到报业公司的时候,从事的是广告业务员的工作。报社广告部的经理是一个十分能干的上司,在这样的上司手下做事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能向他学到很多东西,坏处就是你必须把他安排的每件事都做得十分优秀,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里克原本就聪明好学,而且他从不偷懒,所以里克创造了十分优秀的业绩。
有一天,上司找到了里克,他并没有和里克谈到自己要升迁的事,而是告诉里克:“你非常优秀,我相信你能够变得更加优秀。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同意,以后将对你的薪金做出调整,我的意思是说,以后你的底薪没有了,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当然抽取的比例要比以前更大。”显然,这给里克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过里克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里克马上开始了第一轮的工作,他列出一份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不好对付但十分重要的客户,而且他给自己定下了两个月的期限。其他业务员认为要想争取到这些客户无异于天方夜谭,而里克却满怀信心地一一拜访客户。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与:20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谈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月的其他几天里,他又成交了两笔交易;到了月底,20个客户中只有一个还不买他的广告。同事们都认为里克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至于剩下的那个“难缠的老头儿”(一家商店的主人),已经没必要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但里克没有放弃。第二个月,里克一边发掘新客户,一边锲而不舍地说服那个商店的主人。每天清晨,那位老人一开商店的大门,里克就进去和他谈广告的事情,而那位老人总是回答:“不!”
第二个月又要过去了,这一天里克又来到了这家商店,这位老人的口气缓和了许多:“你已经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我身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并没有浪费时间,和你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即使你不买我们公司的广告,我也从你身上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
那位老人笑了:“年轻人,你很聪明,也十分踏实肯干,我相信拥有你这样员工的公司一定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我决定买一个广告版面。”
里克赢了,不只在这件事上,而且他还升任了广告部的经理。他直到现在还感激经理当初赋予他的压力,而且他一直也这样对待自己的下级,直到他成了报业公司的总经理以后还是如此。
失败往往有唤醒睡狮、激发潜能的力量。勇敢的人,总可以转逆为顺,如同河蚌能将砂粒包裹成珍珠一样。一旦雏鹰学会了飞翔,老鹰便立即将它们逐出鹰巢,让它们在空中接受考验。正由于有了这种锻炼,雏鹰才能成长为百鸟之王,才会凶猛敏捷,才成为追捕猎物的高手。
很多人总是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才发现自己的力量,灾祸的折磨有时反而会使他发现真正的自我。困难与挫折,就像锤子和凿子,能把生命雕琢得更加美丽动人。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没受过苦难的磨炼,因而他们的才能无法变得锐利和坚韧。苦难与挫折并不总是我们的仇人,它们也带给我们恩惠。
困难为什么降临到我们身上?因为上天是要给我们一个发展自身潜能的机会,因为所有成长的机会都蕴藏在困难之中。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困难与希望总会相伴而行,只要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希望,挑战和困难就会来临。
成功的人都懂得,失败并不可怕,对它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要看到自己具有足够的力量,要学会向困难要业绩。
二、学会为老板分忧解难
1999年,曾是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
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级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帕金后来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
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要知道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他之所以成为老板,并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有某种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才能。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
当你已有的工作中又出现新任务时,同样要这么做。你要随时了解上司的想法和对你的期望,这样你就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这些事上,而不是在其他事情上白费时间了。
在老板眼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比一个员工处理和解决问题更能表现出他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一个经常为老板解决问题的人,当然能得到老板的赏识。
能主动为老板分忧解难的员工,将会获得更多奖赏。如果只有在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对你的期许更高,那么你就无需担心会失去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升迁晋级也将指日可待。
不管身处哪一个部门,员工都应该养成主动、积极工作的习惯,都应当为创造良好的业绩奋斗。
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想攀上顶峰,通常都要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如果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你得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纵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终能最后获得回报。当你养成这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时,你也能获得重用。
三、勇于向高难度任务挑战
哈代再次决心去冒考验他信念的风险。他把长期以来一直固定不变的爬泳姿势在方法上做了大胆的改动,使之更加自由和灵活:游泳时头朝下,吸气时把脸转向一侧,当脸回到水下时再呼气。这样,划水一周所需的时间缩短了,游泳速度也提高了,而哈代也并没有被淹死。他挑战传统爬泳的标准姿势,从而发明了新的自由泳。
为此,哈代又被誉为“现代游泳之父”。那么,他又冒了什么样的挑战体能、勇气的风险呢?这也碰巧和水有关。有一次,哈代邀请一群军界的重要人物乘坐他的游艇,在切萨皮克湾观光巡游,一是为了招待他们,二是为了确认一些防务训练合同。不巧这时出现了巨大的风暴,水面上波涛汹涌。一些陆、海军军官忍不住发晕呕吐起来,游艇就像钓鱼用的软木浮子一样被拖来推去。据说,当时就连操舵员也在船舷边摇摇欲坠。
哈代不是不知道狂涛巨浪的厉害,但他天生是一个不怕水的人。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抓住舵盘,与风暴展开了搏斗。他的一位朋友喘着粗气儿,阻止他说:“太危险!你别去!”哈代只是笑了笑说:“我要试一试。”结果,在他的努力下,游艇终于安全地返回了港口。也许这只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但哈代的确是那个时代的一位传奇人物。
从那以后,人们总是喜欢把哈代叫做“虎胆老头”。
从这一点上我们知道,许多看似不能征服的困难,只要我们勇敢地去挑战,就一定能看到“柳暗花明”的境地。
但是,对每个员工而言,在工作中出色表现的最大局限或者说敌人,是不能超越自我;创造辉煌业绩的主要障碍不是你的能力和学识,也不是你所处的环境,恰恰是不能挑战和打败你自己。
荷兰壳牌石油公司人事部经理舒曼德·尤里因在描述他心目中的榜样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企求那些有着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
伍尔夫和吉姆都是设计部的设计师。因为交易会的来临,他们都接到了新的任务。这是两个著名企业的展位设计,两个公司都对设计标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老板把两个项目分别交给了吉姆和伍尔夫。
吉姆看到客户的要求,不由得抱怨起来:“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吉姆觉得很烦恼。他想,反正交给谁做都是一样做不出来。于是,他仍按照以往较低的标准设计了这个展位。客户看到初稿之后,大失所望,并明确表示,他们会考虑转换另一个设计公司。这样的结果令吉姆更为沮丧。
伍尔夫接手之后,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不同以往,又没有往例可以参考。但另一方面,他又从心里感到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为了获取新的灵感,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最后,他从海洋世界的纪录片中获得了灵感,设计出来的展位美仑美奂。老板和客户都非常满意。
如今企业已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开拓精神,也就是越来越注重员工的拼搏意识,越来越推崇能用坚定的意志将“不可能”改写的人!
无可否认,企业里能让“不可能”改写的员工越多,它所潜在和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就会越多,腾飞的翅膀也就会更加强壮有力。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意志里都蕴涵着极大的力量,它能克服一切困难,不论经历的过程有多艰难,付出的代价有多巨大,在他们无坚不摧的意志里,永不言败的自信和勇气最终会帮助他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种无坚不摧的意志和自信,就是能战胜别人,更能战胜自己的神奇力量所在!
勇于向“不可能”挑战的精神、信心和勇气,是一个员工获得成功的根本基础,也是他晋升加薪的重要砝码。
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拥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或意见的好坏,而是在于是否相信判断、具有适当冒险与采取行动的勇气。
所以,千万不要被困难和失败吓倒,那些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朋友们,请认真地扪心自问,你是否已经为自己的目标尽了最大的努力,你是否已经真诚而竭力地去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当你感到失望和沮丧的时候,请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再去尝试一次!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要想使一个人真正地努力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经过短暂的努力之后会感到很疲倦,这样就很自然地想到半途而废。是的,既然“半途而废”在大多数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那“坚持不懈”反而就成了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其实,这也是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能获得成功的永远只有少数人的原因!
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最终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低层的平庸工作。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四、坚忍不拔,终会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功成身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应邀在剑桥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经过邀请方一番隆重但稍显冗长的客套话之后,丘吉尔走上讲台。只见他两手抓住讲台,注视着观众,大约在沉默了两分钟后,他就用那种他独特的风范开口说:“永远,永远,永选不要放弃。”接着又是长长的沉默,然后他又一次强调:“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最后,他再度注视观众片刻后蓦然回座。
场下的人这才明白过来,紧接着便是雷鸣般的掌声。
这场演讲是成功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丘吉尔最脍炙人口的一次演讲。
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是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当年,当哥伦布的船在怒涛汹涌、漫无边际的大西洋航行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将到何处。他曾经绝望地想,他将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了,他可能要永无止境地在怒涛中挣扎,也可能将永远地消失于这个世界。然而这仅仅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哥伦布仍然没有放弃……
情况危急的时刻,船破了,水手们威胁着要叛变。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阻碍哥伦布对航向正确性的怀疑。他在私人航海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继续往西航行。”正是他的坚持不懈,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发现了“新大陆”。
的确如此,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在思想上不轻易放弃,一定会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前有一个叫希罗的叙拉古王。他统治的国家相当小,但正因此他想要一顶世界上最大的王冠。于是他叫来一个有名的金匠,当然,他是一个技艺非常出色的金匠,并交给他10磅纯金。
“用它铸出一顶让世界上所有国王都羡慕的王冠,把我给你的每一粒金子都用上,不许混进任何别的金属。”他说。
“您会得到您想要的王冠,我收了您10磅金子,90天后我将给您一顶同样分量的王冠。”金匠说。
90天后,正如他所答应的,金匠送来了王冠。这是一件出色的作品,每个人都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可与它相匹敌的王冠了。当希罗王把它戴在头上,它并不那么令人惬意,可国王并不在乎戴着它是否舒服——他相信世界上再也没有国王会拥有如此漂亮的王冠了。他端着王冠左顾右盼,然后把它放到他的秤盘上,它和国王要求的分量毫厘不差。
“你应该受到最高的奖赏,”国王对金匠说,“你的工作非常出色,而且没有丢失一粒金子。”
在国王的大臣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叫阿基米德,当他被叫来欣赏国王的王冠时,他将王冠翻来覆去地端详了很长时间。
“怎么,你觉得它怎样?”希罗问道。
“手艺确实很出色,”阿基米德说,“不过这金子……”
“金子一点不差。”国王叫道,“我已经用自己的秤称过了。”
“分量也许一样,但金子的成色不大对头。它不像是赤金,而呈亮黄色,我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阿基米德说。
“绝大多数金子都是黄色的,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原先的金块的确比它颜色要深。”希罗王说。
“金匠会不会偷下一两磅金子,然后用黄铜和银子补足分量呢?”阿基米德问道。
“哦,他不会的。”希罗王说,“金子不过是在铸造过程中改变了颜色罢了。”
但他越是琢磨这事,对王冠的满意程度就越少。最后,他对阿基米德说:“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证明金匠确实欺骗了我,或者他是诚实的?”
“我现在还没有想出什么办法。”阿基米德回答道。
但是阿基米德从来不认为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他从解决难题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当有难题时,他总是拼命钻研,直到找出答案为止。因此,一天又一天,他反复思考着,试图找到一个既不损坏王冠又能检验金子成色的方法。
一天早上,当他准备洗澡的时候,他仍然思考着这个问题。澡盆里放满了水,当他跨进去的时候,水就从澡盆里溢了出来。同样的事情发生过上百次,但是这一次阿基米德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当我跨进澡盆时,有多少水溢了出来?”他问自己,“谁都知道溢出来的水的体积等于我身体的体积。我一半的人跨进澡盆时,溢出的水也将是我的一半。”
“假如我把希罗王的王冠放入澡盆,那么它所排出的水正好是王冠的体积。啊,让我想想,金子比银子沉得多,10磅纯金的体积比7磅金子加3磅银子的体积要小。如果希罗王的王冠是纯金的,它排出的水将和任何10磅纯金的水一样多。但是假如金匠在金子中掺进了银子,它排出的水就会比纯金多。我终于想出办法了。我知道了。”
阿基米德不顾一切地冲出浴室,身上一丝不挂,向王宫跑去,嘴里大喊大叫:“我发现了,我发现了。”
王冠接受了检验,人们发现它排出的水远远多于10磅纯金排出的水。金匠的罪行得到了证实,但是不知道他是否受到了惩罚,因为这比起阿基米德的发现来已显得不重要了。
阿基米德澡盆里的发现对世界来说比希罗王的王冠更有价值。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发明家和数学家,约于公元前290年出生在希腊殖民地西西里的叙拉古。这个有关他著名的发现之一的故事,对人类在智力领域的坚忍品格是一个珍贵的启示。正如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在任何时候,面对困难我们都不要妥协,要坚信“再努力一次”就会有新的转机。
五、蔑视困难让你“锐不可阻”
高尔基早年生活在十分艰难的日子中,3岁丧父,母亲早早改嫁。在外祖父家,他遭受了很大的折磨。外祖父是一个贪婪、残暴的老头。他把对女婿的仇恨统统发泄到高尔基身上,动不动就责骂毒打他。更可恶的是他那两个舅舅,他们经常变着法儿侮辱这个幼小的外甥,使高尔基在心灵上过早地领略了人间的丑恶。只有慈爱的外祖母是高尔基唯一的保护人,她真诚地爱着这个可怜的小外孙,每当他遭到毒打时,外祖母搂着他一起流泪。高尔基在《童年》中叙述了他苦难的童年生活。在19岁那年,高尔基突然得到一个消息:他最为慈爱的、唯一的亲人外祖母,在乞讨时跌断了双腿,因无钱医治,伤口长满了蛆虫,最后惨死在荒郊野外。外祖母是高尔基在人世间唯一的安慰。这位老人苦了一辈子,受尽了屈辱和不幸,最后竟这样惨死。这个不幸的噩耗几乎把高尔基击懵了。他不由得放声痛哭,几天茶饭不进。每当夜晚,他独自坐在教堂的广场上鸣咽流泪,为不幸的外祖母祈祷。1887年12月12日,高尔基觉得活在人间已没有什么意义。这个悲伤到极点的青年,从市场上买了一支旧手枪,对着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但是,他还是被医生救活了。后来,他终于战胜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文豪。
阿伦·皮特森在月刊《美好的家庭》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曾经都会一次或者多次感到已经彻底地失败了,失败的恐惧会将很多人击垮。事实上,恐惧比失败更可怕,失败的恐惧会在你出发之前就将你击垮。”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与了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后,又一学员获得如此高的殊荣。
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8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你的农场,发现里面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你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你现在的体质来看,一些新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你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旧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你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子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我们经常将人生中的不如意消极地解释成“挫败”来逃避,但若能将之视为一种“挑战”的话,它就会引领我们积极地去面对了。
拒绝苦难的人,就不可能拥有幸福。因此,不要拒绝苦难,要善待苦难。所谓善待苦难,首先,就是把苦难看作是人生的必然内容。其次,对苦难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微笑的面孔。不要有一种本能的对苦难的害怕,应该忍受生活所必需的苦难、磨炼,因为这是走向成功、幸福的必经之路。再次,要战胜苦难,不要让苦难战胜自己。许多人缺乏对人生的正确理解,只想拥有幸福,而拒绝苦难,但这是不可能的,在你渴求幸福、追求幸福的时候苦难总会悄然而至,许多人最终是让苦难给打败了。
新观点、增加自信的想法或者合理的理念会使人更有活力,更有冲劲。在你受到激励的时候,你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因此必须保证不断受到激励。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激励,继续向前。例如,每一个长期从事销售的人员都会告诉自己:“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克服困难。你做成了第一笔生意,第二笔也就接踵而至,希望将会为你增加冲劲。”
工作中,当我们感到一些积极的事情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充满活力。当我们存在恐惧失败的感觉时,我们就会丧失活动力,这就是激励在顺境和逆境中都很重要的原因,这也是渴望成功的人总是不断地接受激励的原因。只有从容地面对困难,甚至蔑视困难的人才会“锐不可当”。
六、超越自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约翰·费尔德见儿子马歇尔在戴维斯的店里学着招揽生意,就对戴维斯说:“你觉得马歇尔学得如何?”
戴维斯从桶里拿了一个苹果给约翰,回答说:“他确实是个稳重的好孩子,这毫无疑问。不过,因为他天生不具备做商人的资质,即使在这儿学上10年,也不会成为一个出类拔革的商人。你还是带他回乡下学养牛吧!”
幸好马歌尔当时没有呆在那里做个店伙计,否则,他以后就不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商人了。他去了芝加哥,目睹许多贫困孩子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事业。这一切唤起了他的志气,坚定了他成为一个大商人的信念。他自问:“别人能做出惊人事业,为何我就不能呢?”实际上,他本有大商人的天赋,只是在戴维斯的店里,他的潜能无法被激发。
当巨大的困难阻挡在你面前的时候,举双手去迎接它吧!只有当重任在肩面临绝境时,你才会奋起拼搏,发挥潜力。在这个过程中,多种优越品质,如自信、坚毅和勇敢等才会自然展现。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走向辉煌。
尼采用史诗般神圣且充满勇气的话语形容人生:“人生是一条高悬于深渊的绳索。要从一端跳到另一端是危险的,行走于其间是危险的,回顾观望是危险的,战栗与踌躇不前都是危险的。人生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它是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生之所以可爱,正在于它是一个跨越与完成的过程。”
约翰和汤姆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要。约翰很聪明,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做。汤姆没有他的朋友那么聪明,尽管十分用功,但成绩却不理想。与约翰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让他不要成为一个成绩的“追逐者”,而是要用耐心和毅力完成学业,抵达目标。
聪明的约翰尽管聪明,但一生业绩平平,没有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一点点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约翰愤愤不平,以致郁都而终。他的灵魂飞到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胜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可为什么他却成为了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你到现在还没有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是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致耽误了你的终生!而汤姆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仰头看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一个人要想战胜自我,就要在心理上做自己的对手,坚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困境。只有有了这种必胜的信念,才有成功的可能。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无论在你一生中的何种情形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走进可能激发你的潜能、激发你走上成功之路的环境之中。竭尽全力亲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和鼓励你的人,他们对你日后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你更应与那些伟人接近,因为他们有着高雅的志趣和远大的抱负。接近那些坚韧奋斗的人,会使你在无意中受到他们的感染,从而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当你做得不够完美的时候,你周围那些不断向上的朋友,就会鼓励你更加努力,你就永远不会失去奋斗的勇气。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羁绊,你就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它们的光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