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落实责任,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7-02-19 10:00:06


【本期导航】让责任成为自己的习惯

           对工作负责,让你更受益

           责任就是竞争力

           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

           尽职尽责才能缔造完美工作

让责任成为自己的习惯

   一位曾多次受到公司嘉奖的员工说:“我因为责任感而多次受到公司表扬和鼓励,其实我觉得自己真的没做什么。我很感谢公司对我的鼓励,其实担当责任或者愿意负责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习惯的话。”当承担责任成为你的工作习惯时,你的身上就会焕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这是一个医生亲眼目睹的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突发事件。西部地区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正在大搞建设,工地一角突然坍塌,脚手架、钢筋、水泥、红砖无情地倒向下面正在吃午饭的民工,烟尘四起的工地顿时传来伤者痛苦的呻吟。

   这一切都被路过的两辆旅游大客车上的人看在眼里。旅游车停在路口,从车里迅速下来几十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好像没听见领队“时间来不及了”的抱怨,马上开始有条不紊地抢救伤者。现场没有夸张的呼喊,没有感人的誓言,只有训练有素的双手和默契的配合。没有手术刀就用瓷碗碎片打开腹腔,没有纱布就用换洗衬衣压住伤口。当急救车赶来的时候,已经过了50分钟,从一个外科医生的眼睛来看,这些老人们至少保住了10个民工的生命。

   在机场,这名医生又遇到了这些老人们的领队,两个时尚的年轻姑娘一边激烈地讨论这么多机票改签和一些费用结算问题,一边抱怨这些老人管了闲事却让她们两个为难。

   老人们此时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他们身上穿的大多都是去掉了肩章的制服衬衣,陆海空都有,每个人都以平静祥和的神态私下张望候机厅的设施。那位医生断断续续听到其中一个老人面带歉疚地对两个年轻姑娘说道:“军医同学……不管心里多么过意不去……老人们这脾气……”。

   是啊,这些老人做得对,如果说责任还可以逃避,但你的心能吗?一个人可以完全忘掉歉疚,或者带着歉疚生活一辈子,只要他觉得这份歉疚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影响。可是,你要知道,任何经历过的歉疚都会像醋酸腐蚀铁制的容器一样慢慢侵蚀你的心灵,久而久之,让你再也无法用明亮清澈的眼睛和一颗坦然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一个人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刻抱着负责的态度,他才能更坦然和无愧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有很多方法可以培养我们内心的责任感。例如注意工作中的细节就有助于责任感的养成。一个书店的营业员都能经常擦拭书架上的灰尘,一家公交公司的司机,能让自己的车天天保持整洁,这些做法渐渐地就会习惯成自然。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刻意地去做。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不会觉得麻烦,更不会觉得劳累。当你意识到责任在召唤你的时候,你就会随时为责任而放弃别的一切。而且你不会觉得这种放弃有多么艰难。

   当责任成为你的工作态度和习惯时,工作对于自身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也就不会因为公司的规定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羁绊,更不会做出违背公司利益的事。作为员工,不要总抱怨老板没有给你机会,有空的时候不妨仔细想一想,你是否能够把老板交给你的任务漂亮地完成并且没有那么多的废话?你是否平时就给老板留下了一个能够承担责任、勇于负责的印象?如果没有,你就别抱怨机会不来敲你的门。

当你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骚、少一些理由,多一分认真、多一分责任、多一分主动的时候,你再看看机会会不会来敲你的门。

对工作负责,让你更受益

   任何一项工作都蕴含着无限的成长机会,机会也总是光顾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不必为自己的前程烦恼,一切尽在努力工作中,努力工作能让你迅速成长起来。

从前有位穷人,他只有一小块土地和一小袋种子。到了耕种的季节,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精心地在自己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到了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肩膀上,他就来到一个树桩边休息。当他坐下的时候,一小把种子顺着他的口袋滚了出来,掉进了树桩下的洞里。

   “哎,它们在这里根本没办法生长,”这个人叹息道,“即使这么一点种子,我也丢不起。”于世,他回到地里拿来铁锹,开始在树桩的根部挖。天越来越热,汗水顺着他的后背、额头往下淌,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还是在那里认真地挖。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深埋在底下的铁盒子上找到了它们。他打开盒子,发现里面全都是黄金——这足够让他后半生衣食无忧,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后来,人们总是对他说:“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是的,我很幸运,”他说,“但我日出而作,在炎热的天气里挖种子,我没有浪费掉一粒种子,况且那些金子也是我用劳动的双手挖出来的,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的馅饼。”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一项工作都蕴涵着无限的成长机会,机会也总是青睐于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不要为自己的前程烦恼,而是通过努力工作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是自然规律。当你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一个熟练的、高效的员工时,你实际上已经从工作中获益很多。

   工作能够给你带来各种回报。工作回报给你的,不仅是用以满足你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薪水,而且还会让你享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工作是人生的一种需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无法避开的一部分。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并热爱它,你也会变得快乐起来,不再感觉工作是一件苦差事。你要想治疗懒散怠惰的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工作;想要防止邪念侵袭,也唯有投入工作。凡人的精神上、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种种病根,诸如消极、悲观、愤懑、嫉妒、暴躁、刻薄,等等,没有一样不是要以工作为处方,使之彻底根治的。

   全身心地付出,尽职尽责工作,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少一点野心和功利,也许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工作和生活的乐趣。爱与厌,苦与乐,大都存乎一念之间。有人成天郁郁寡欢,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有人天天心情舒畅,把工作当成享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不仅强调了每一项工作的重要,更说明了每一项工作都大有可为。工作带给你的是快乐还是折磨,主要在于你对工作的态度。

   常亮在担任一个生产性企业顾问时,发现了一个当时令他感到奇怪的现象——有一个车间的工人总是死气沉沉、没精打采。原来,这个车间是整个企业中最脏最累的一个车间,每个到这个车间工作的工人都认为自己很不走运。

   然而,在这个车间中却有一个年轻人十分愉悦,他充满活力和朝气,时不时地与他人打招呼,甚至还不时地哼哼曲子、吹吹口哨。

   “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常亮问道。

   “因为我喜欢和热爱这个工作岗位。”年轻人头也不回地答道,说完又哼起了曲子、吹起了口哨。

   自然地,那些自认为很不走运的人,是绝不会热爱这个工作岗位的。见到这种情形,常亮很感动。他也信心十足地认为,即便这位年轻人将来没有得到提升,也没有比任何其他人多挣一分钱,但是他所得到的会比他的同事多得多。他拥有的好心情,就是 他的同事所不具有的,何况好心情还有利于健康。

   事实上,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厌烦自己的工作。即使你为环境所迫,只能从事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应想方设法使工作变得有意义、有乐趣。当你以这种态度投入工作时,你无论做什么,都可从中享受到工作的无穷乐趣。因此,从表面上看,一个人的工作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的,但其实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当我们把工作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也许这一切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好好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经济损失,但是可以毁掉你的一生,想想这两种结果孰重孰轻?工作是你衣食住行的保障,工作为你带来乐趣,消除你的烦忧,所以,好好地对工作负责,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最大的赢家。

 

责任就是竞争力

   责任保证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家想以竞争取胜的公司都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有责任感。没有富有责任感的员工,企业就无法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也就无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

   德国是奔驰、宝马的故乡。面对奔驰、宝马,你一定会感受到德国工业品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高贵的外观到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极好地体现出德国人对产品完美的无限追求。德国货有如此高的品质,以至于在国际上成为“精良”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德国的这些产品能获得这样好的口碑呢?这受益于公司员工的责任感。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因此,最后的成品才能广受好评。正是责任感让奔驰、宝马成为国际品牌。

   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一个企业成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成员有没有责任意识,能否对得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海尔的一位员工说:“我不管是在自己家里、在朋友家里或是大街上,时时都会把别人对我们海尔的意见记录下来。”这就是海尔人的责任意识,这就是海尔为什么能成功的秘密。

   成功企业的经验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的栋梁,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每一名员工都应当意识到自己对公司的责任,并为公司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关于员工责任感,一名企业经营者曾讲述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次坐公共汽车,等了很久,公共汽车终于来了,大家“呼”的一声蜂拥而上,有限的空间立刻被挤得密不透风。也许是压得太沉,车子走了一段路后,“咣”的一下在马路中央抛锚了。司机下车检查了半天,无奈地对大家说:“没办法,请大家帮帮忙,把车子推到路边。”

   大家只得下车,只有三个人下车后主动来到车后,和售票员一起推车;一部分人在旁边看着,嘴里不停的埋怨;还有些人或许有“急事”,准备另找车子。四个人吃力地推着,但推不动车子,在售票员的再三招呼下,又加入三个人。人多力量大,很轻松地就将车子推到马路边,推车的人没有一句怨言。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抛锚”的情况,也有像上面那样的三种人:

   (1) 有的人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 有的人会持观望态度。

   (3) 还有人毫无责任感,身边的事似乎与己无关,遇到问题不闻不问,一走了之。

   其实,这辆车子就好比是我们的企业,富也好,穷也罢,都是我们大家的。车况好时,我们坐在上面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车子坏了,走不动、推不动时,我们不能抛弃它,要爱惜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它,更要明白这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人人都尽了自己的责任,车子才能再次发动起来,载着我们顺利前进。

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

   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认为,评价一个人做事的好坏,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和尽善尽美,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即可。如果一个人工作起来充满热情,他就能做到精益求精和力求完美;如果做起事来总是感到受了束缚,感到工作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他绝不会做出什么伟大成就。

一家公司的两名员工在休息室里聊天。其中一个说到:“整天忙来忙去的,全是在为老板干活,可老板还经常说我办事没效率。拿的那么一点工资都不够女朋友逛一次商场,每天下班以后腰酸背痛,没精打采。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虽然是阳光灿烂,但是我的心里却是灰色的,想想一辈子要过这样的生活,心里就不是滋味。”

   另外一个人非常同情地看着他说:“我很少有这样的感觉,每天我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在工作的时候我身上就好像有一种激情在燃烧似的,让我精力充沛,效率不错也不觉得累。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里也会感到些许的不舒服。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又开始新的一天。”

这两个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工作态度的不同。对工作缺乏热情,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工作效率自然就要大打折扣。同样,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热情负责的态度要比能力更加重要。

   有一个人,生下来就双目失明,为了生存,他子承父业,开始种花。他从未见过花是什么样子,只听别人说花是娇艳而芬芳的,他闲暇时就用手指尖触摸花朵、感受花桑,或者用鼻子去闻花香。他用心灵去感受花朵,用心灵绘出花的美丽。

   他比任何人都热爱花,每天都定时花浇水、拔草、除虫。下雨时,他宁可自己淋着,也要给花挡雨;盛夏时,他宁可自己晒着,也要给花遮阳光;刮风时,他宁可自己顶着狂风,也要用身体为花遮挡……

   不就是花吗?值得这么呵护吗?不就是种花吗,值得那么投入吗?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甚至认为他是个疯子。“我是一个种花的人,我得全身心投入到种花中去,这是种花人应尽的职责!”他对不解的人说。正因为如此,他的花比其他所有花农的花都开得好,备受人们欢迎。

   一个人无论能力高低,岗位大小,只要能够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积极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并赢得别人的尊敬。相反,如果只是敷衍和应付自己的工作,再拿手的事情他也会做得一团糟。

   彼特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工作,他因敬业和勤奋深得老板的信任。随着年老力衰,彼特对老板说,自己想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彼特自然无法推辞。

   但彼特已归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不那么严格了,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老板看在眼里,但却什么也没说。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将钥匙交给了彼特。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盖了那么多豪宅华亭,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同样一个人,可以盖出豪宅华亭,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滥造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而是因为失去了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让责任感成为鞭策、激励、监督自己的力量。

尽职尽责才能缔造完美工作

   在一家皮毛销售公司,老板吩咐3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货商那里调查下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

   第一个员工5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并没有亲自去调查,而是向下属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就回来做汇报。30分钟后,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三个员工90分钟后才回来汇报,原来他不但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了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将供货商那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做了详细记录,并且和供货商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在返回途中,他还去了另外两家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商业信息,将3家供货商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比较,制订出了最佳购买方案。

   第一个员工只是再敷衍了事,草率应付;而第二个充其量只能算是被动听命;真正尽职尽责做事的只有第三个人。简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用哪一个?你会赏识哪一个?如果要加薪、提升,作为老板你愿意把机会留给谁?如果你想做一个成功的值得老板信任的员工,你就必须尽量追求精确和完美。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事实上,各行各业都需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员工,因为尽职尽责正是培养敬业精神的土壤。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没有了职责和理想,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羡慕的也好,都应该尽心尽意,求得不断的进步。即使你的环境困苦,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你获得的不仅有经济上的宽裕,还会有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尽职尽责还需要持之以恒。功亏一篑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太多了。比如说,开水烧到99℃,你想差不多了,不用再烧,很抱歉,你永远喝不到真正的开水。在这种情况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等于零。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能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个人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就会在哪里看到成绩,只要你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这是非常简单却又实在的道理。可是,许多员工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看见成就的。工作虽然累,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尽心尽力地去做,工作会让你找到快乐的。

   也许你是一个不错的员工,雇主会信赖地指派你去办个小差事,你能保证把任务完成吗?是的,也许你可能完成。但如果你前往办事的地方是有名的旅游胜地,你会不会忘了尽职尽责呢?或者你谈判的地方是充满了诱惑的娱乐场所,你会不会放松你的责任心呢?事实上,太多的员工在接到一项任务时,都会有压力和厌烦感,有时候他们不能克制自己,他们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不能把精力投入到他的工作中去。能否努力克制自己是尽职尽责的员工和平庸员工的巨大差别。青年人应该记住:即使天塌下来,也要克制住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你真的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而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了吗?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难以估量的巨大潜能,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工作,就能够把自己身上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有一个刚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对待工作十分随意。有一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的企业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

   这个年轻人自以为才华横溢,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方案做完了,交给了上司。他的上司一看不行,又让他重新起草了一份。结果,他又用两天时间,重新起草了一份,交给上司看了之后,虽然觉得不是特别完美,也还能用,就把它呈报给了老板。

   第二天,老板让年轻人的上司把他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这是你能做得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他,年轻人什么也没说,拿起了方案,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又修改了一遍,重新交给了老板。老板还是那一句花:“这是你能做得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心中还是忐忑不安,不敢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让他还是拿回去重新斟酌,认真修改。

   这一次,他回到了办公室里,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彻底修改完成后交了上去。老板看着他的眼睛,依然问的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信心百倍地回答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

   有了这一次的工作经历之后,年轻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够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以后,在工作中,他便经常叮咛自己:不要分心,一定要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结果,他变得越来越出色,受到了上司和老板的器重。

   职场上就是这样,有些员工本来具有出色的能力,却因为不具备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疏漏,结果让自己逐渐平庸下去。而另外有一些人,刚开始在工作中表现得并不出色,他们也明白自己的情况,为了改变自身的情况,他们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结果,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尽职尽责,它对事业上的成败都起着决定作用。一个成功的经营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然而,这么多年来,没有多少人领会到这一点。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如果你处处抱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工作,也能获得个人极大的成功。如果你想做一个成功的值得上司信任的员工,你就必须尽量追求精确和完美。